7月1日,H&M集團發布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。
財報顯示,H&M集團在中國內地銷售額在2021年第二季度,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%,損失達7400萬美元。
早在3月31日H&M發布的2021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就顯示,在截至2月28日的三個月內,H&M銷售額同比大跌21%至400.6億瑞典克朗,毛利率下滑至47.6%,稅后虧損為10.7億瑞典克朗。
據悉,H&M在中國已有多家門店關閉。H&M首席執行官稱,據保守估算,2021年將凈關店250家,截止5月底在中國市場已經有20家門店關閉。根據時尚商業快訊消息,H&M關閉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門店。
除了頻繁關店之外,此前,H&M也因質量問題多次被罰,僅僅5月份就被曝出3次被罰。
5月31日,H&M關聯公司海恩斯莫里斯(上海)商業有限公司再次被行政處罰,處罰事由為“生產、銷售產品中摻雜、摻假,以假充真,以次充好”,處罰結果為“沒收違法所得1760.7元,罰款4.1832萬元,責令停止違法行為,責令改正,沒收非法財物”。
5月21日,H&M關聯公司海恩斯莫利斯(上海)商業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處罰消息。據天眼查APP,該公司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、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、地方標準產品,被沒收違法所得3.45萬元,處罰13.43萬元。
5月18日,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,因未標明需要標明產品規格、等級、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,H&M關聯公司海恩斯莫里斯(上海)商業有限公司被責令改正。
更早之前,2月3日,H&M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并銷售,被處罰款9.6萬余元,沒收違法所得3.7萬余元,罰沒總額達13.35萬余元。
1月25日,因生產者、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、摻假,以假充真,以次充好,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,沒收物品,沒收違法所得3.703517萬元,罰款9.6492萬元,行政處罰決定機關名稱普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。
1月20日,H&M因“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”違法行為,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管局“沒收違法所得10.250553萬元,罰款30.751659萬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