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 符家鐵
在萬億級規模的中國休閑食品市場中,相較于飲品飲料、代餐、肉類、堅果炒貨等零食品類,海洋零食的占比暫時還很小,在國內休閑食品市場的諸多統計報告中,海洋零食更是較少被單獨列為一類。
隨著消費者對營養、健康的休閑食品的需求與日俱增,海洋休閑食品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加密切的聯系。再加上休閑食品行業生產技術、創新能力的提升,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企業的努力與重視下,海洋休閑食品大有如日方升的氣勢。
帶著對海洋休閑食品這一細分賽道的好奇,我們有幸約訪了海洋蛋白質零食品牌——海貍先生的創始人陸寧,在訪談中,我們了解到這家處于時代浪潮中的品牌對于自我與時代的認知。
在歷練中成長
海貍先生的7 年歷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:從2015 年到2018 年初的起步試錯期,以及2018 年后的平穩發展期。整體而言,海貍先生仍然處于沉淀與積累的階段。
在瀏覽海貍先生的線上旗艦店時,其專屬的三個標簽——“孕婦”“兒童”“健康”,在一眾零食相關標簽中非常引人注目。通過和陸寧的交流,我們得知這些標簽來源于試錯期的收獲——在前三年的選品試錯中,海貍先生通過提高工藝標準、升級產線技術,努力實現了不添加防腐劑、減少添加劑,憑借這兩個獨到的產品賣點,海貍先生贏得了“挑剔”寶媽的青睞,孕婦和孩子在其消費人群中的占比曾一度在70% 左右。
2015 年5 月,海貍先生上市第一款產品“貝裙下飯菜”,其后經過戰略調整,重新選品,于2016 年推出“烤海苔”零食產品,但因為內容營銷時定位不清晰,面臨需要再度選品的問題。2017 年,海貍先生上市魷魚類產品,卻不幸遭遇天災,因供應鏈建設跟不上而受損嚴重。2018 年初,海貍先生還曾因渠道開發過于冒進而導致業績下滑??梢哉f,海貍先生用了3 年多時間來試錯,幾次坎坷差一點讓這家創業公司半道夭折。
但是,海貍先生是幸運的。多次試錯為海貍先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,也磨練了創始人陸寧及其團隊的綜合能力。2018 年以后,海貍先生聚焦海苔類、鱈魚類產品,在不斷的研發創新中塑造了如今線上渠道銷量破百萬的三大類產品——鱈魚類、海苔類、魷魚類產品。
正是這3 年多的風雨考驗,才讓海貍先生得見絢爛的彩虹。從2018 年至2021 年,海貍先生的營收保持穩步增長:2019 年比2018 年增長130%,達到4200 萬元;2020 年比2019 年增長114%,上升到9000 萬元;2021 年,公司累計營收突破1.5 億元,較上年增長66%。如果將海貍先生的發展數據與同時期同類型的新消費明星品牌相比,其實一點也不出彩,但在數據背后,海貍先生穩打穩扎,建立了較為牢固的根基,不僅擁有鱈魚、海苔、魷魚三大類產品作為產品體系支柱,而且擁有固定的消費人群足以保證營收。
同時,在7 年時間中,海貍先生用昂貴的試錯成本換回了對整個項目的有效把控,正如陸寧分享的對實業項目的創業感受:“在做互聯網項目時,我們關注的最核心環節只有流量的獲取,只要將其做深做透就可以,也就是注重長板效應。但是做實業項目不同,所有環節我們都需要了解,對品牌端、供應鏈端、研發端、產品質量管控,及現金流與貨物流之間的節奏等環節,都需要深入研究,一旦出現短板就必須盡快彌補。”
海貍先生如今的成績離不開對產品和消費人群的成功選擇,離不開對試錯的反思與總結,離不開對時代機遇的把握與清醒認知,下一個階段,海貍先生如何實現突破呢?
夯實企業發展基本功
在陸寧的分享中,“供應鏈”被不斷提及。2017年的教訓讓海貍先生記憶深刻,而2018年至2020年營業額翻倍增長的記錄,則讓陸寧“更加意識到擁有上游供應鏈是公司存亡的關鍵”。從企業發展角度而言,構建完善高效的供應鏈體系,能夠提升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,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,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,最終增強企業競爭力。為此,海貍先生進行了“不計成本的投入”,陸寧告訴我們:“海貍先生做了很多努力,比如我們建立了品牌研發中心,也跟工廠采取了聯營合作的方式,自主掌控工廠的內部管理。”
陸寧還將繼續從更多元的維度探索供應鏈的建設:“相較其他快消品如糕點、飲料等品類,海洋零食的供應鏈端相對粗放,無法達到像它們一樣的自動化、規?;潭?,海貍先生嘗試引入一些研發設備,并對設備做調試和優化。”海貍先生的做法符合消費需求的增長倒逼企業技改擴能的趨勢,隨著海洋休閑食品市場規模的擴大,如何配套相應的生產設備設施也成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挑戰之一,加強產學研合作是否能為這一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呢?
除了供應鏈的建設,產品的研發創新也是食品行業關注的重點。萬億級規模的國內休閑食品市場擁有著數以萬計的廠家,產品同質化已經被公認為市場競爭中的痛點,從零食巨頭到白牌廠家都在探尋創新出路。在產品研發方面,海貍先生有一套較為成熟的方法論,基于“好吃”“去防腐劑”“控糖”的研發理念,海貍先生制定了一個“80、80、90”原則,陸寧介紹到:“首先,在產品上線前,我們會邀請已經消費三四次及以上的老客戶來參與測試,獲得80 分以上的產品才能進入第二個階段;隨后邀請只消費過一次的客戶來測試,得分在80 分以上,才進入第三個階段——進行內部綜合評分,確定各個維度都能達到90 分后,才正式推廣產品。”不過,在抽樣數量與成本支出的平衡之間,海貍先生還處于謹慎探索的階段,但與同規模的競品相比,海貍先生的方法論不失為一種競爭優勢,而陸寧更是坦然地表示:“在我們研發的10 款產品中,經過篩選、測試,最終能有1 款被消費者認可,
我就很滿意了。”
強化專業能力,建立品牌優勢
海洋零食的巨大市場潛力正在逐步顯現,很多品牌正在頻頻發力,行業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。海貍先生提前抓住了這一機遇,作為這條賽道中頗具經驗的排頭兵,它還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。
陸寧也向我們透露了海貍先生2022 年的部分規劃,在2021 年超九成營收源于線上渠道的背景下,陸寧表示:“2022 年,海貍先生將重點布局線下,如陸續進駐羅森和元初等便利店,也在洽談沃爾瑪和大潤發等大型商超。同時,我們也會開發抖音、快手等短視頻平臺。”另外,海貍先生在2021 年初還做出一個“擴圈”的動作,即憑借“高蛋白低脂肪”的概念,吸引了不少年輕的輕食愛好者,目前在其消費人群中,這一群體的占比已達20% 左右。
海貍先生正在嘗試“出圈”,在擁有了一定用戶基礎和市場認知的情況下,它需要更加專業的力量來支持自身的擴張。
在內部,海貍先生已經做了一部分工作,比如,從2020 年至今不斷擴充團隊,目前正在進行組織架構調整,建立去中心化的組織架構和公開透明的流程機制。但是在強調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時代,海貍先生還需要進一步夯實企業的數字化能力,在預設的增長未來中,無論產品研發、測試、生產,還是客戶洞察、體驗管理,亦或企業決策、渠道管理等,都需要用數字化的手段進行體系化的管理,用數據化的形式細致呈現企業的生命狀態。
在外部,海貍先生需要思考如何利用營銷進一步提升品牌的滲透度和知名度,乃至好感度。未來選擇重點突破抖音、快手等短視頻平臺,那么在面對不同電商生態的平臺時,海貍先生的品牌打法是否適合平臺的分發邏輯?如何通過內容放大品牌價值?產品綁定的場景是聚焦單一場景還是分散多元場景?如果利用KOL 進行推廣,那么頭、腰、尾部KOL 的比例如何安排?如何針對不同平臺的用戶投放更契合的營銷內容?抖音、快手的賬號互動與內容共建,是與原有的微博平臺保持統一,還是各有所長?
更加重要的是,在“出圈”階段,海貍先生讓用戶認可的應該是品牌化的系列產品,單一爆款產品可以讓品牌迎來短期的高峰,但是不足以支撐品牌的長期發展,如果更進一步,海貍先生或許可以嘗試建立代表品類的品牌形象,如元氣森林之于無糖氣泡水、完美日記之于平價彩妝等。
在海洋休閑食品市場沒有形成穩定格局之前,海貍先生的品牌之路,一切皆有可能。